- 邮件包装不可怕,没人想看才可怕
我认为,邮件包装如同企画书的前言,好的前言足以激励人心,相对好的信件值得被开启,但是包装不够吸睛,即使内容设计的多么撼动人心,不愿开启,便是白费努力,所以我将邮件包装的过程记录下来,主要有邮件名称、主旨以及内文预览,真的如此简单吗?「像出游的情侣,行程规划的完美无缺,出游时却缺少恋爱的感觉。」同事这么说。似乎形容的有点抽象,但简单来说,行程是必要条件,但参与的人却缺少灵魂;基本要素不可或缺,但包装的方式却少了创意。
- 想增加吸引力,主旨就要够特别
老板说:「要有创意!」我接着开始思索,关于邮件包装的灵魂为何,为什么大部分的手写的信件,都能让收件人感到温暖呢?我发现,也许是因为信中囊括专属于他的一切,无论是写上提称语、问候语,抑或开头的称谓,此举容易地象是将小碎石丢进湖里,但却会使湖面引起阵阵涟漪。所以,我想将此种嘘寒问暖的方式加以个人化,带入收件者的称谓,套入电子邮件中,不仅能吸引注意,更能使收件人点击其邮件。
- 与其最佳化,不如个人化
Wikipedia解释最佳化的定义为:「给定约束之下如何寻求某些因素,以使某一指标达到最优的一些学科的总称。」如今匆忙又快速的社会中,大家总是希望事情能最佳化,例如:邮件发送最佳化。但要如何能达到最佳化呢?于茫茫邮件大海中,唯独你提及了收件者的称谓,他还能不注意你吗?所以,邮件发送平台名单中若有姓名,再加入个人化语法,系统将自动带入称谓,便能让收到自我介绍信的人有恋爱的感觉,喔不,是有灵魂的感觉。
- 要怎么收获,先怎么栽
虽然目前的我,只完成发送五步骤中的第二步,但我相信,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未必最短,有时迂回曲折能够更快地抵达终点。关于邮件群发平台的操作,如今的我仍在摸索与尝试的阶段,老板给我三天的期限,老实说,倘若没有时间的压力,便不会促使我加紧脚步地熟悉平台的操作,而我相信经历这段时间的摸索,以及途中的挫折积累,会使我在未来的日子里,操作平台更加流畅。
"
获取最新的邮件营销、自动化营销等资讯,超越自我。
非常棒!感谢您的订阅!
快要完成了。请检查您的信箱来确认订阅。
您可能也会喜欢
【老板任务09】我们与”数字”的距离之邮件分析报告
所有的努力,将化成灰烬? 「开始吧。」老板说。碍于发送邮件流程占了太多时间,以致我没能充分研究邮件寄送邮件后之分析报告,所以报告解释地七零八落,连我自己也快听不下去时,老板举起手中断会议,并说:「你没有准备吧?再说下去也是浪费时间,先到此为止吧。」语毕,老板便起身离开,回神时,会议室只剩我一人。我努力抑制内心深处否定自己的声音,打起精神,我不相信无法做好这件事情! 邮件发送后,读懂分析报告才有用 六神无主地回到座位上,我想开始着手研究,却不晓得该从何处下手。「还好吗?」同事拍拍我的肩膀,我大致地向同事说明目前之困境,她向我表示,虽然没有时间跟我说太多,但她能协助我理解分析报告中大致的含意。以计划书为例,其中必备有许多项目,而邮件分析报告,如同企划书中之结语,不仅能从中推断问题,也能拟定未来对策。倘若能详细研究分析报告,定能提升邮件绩效,也能针对问题,对症下药。 分析报告三元素 上图为分析报告的三大要素,寄出一封邮件,如同寄出一份礼物,影响收件者是否开启的条件便是外貌,若包装风格为他所爱,他定会毫不犹豫地拆开,反之则将置之不理,若信箱已无法再接收更多邮件,便会产生退件,而此部分称为邮件分析中的发送绩效。邮件中插入连结,收件人是否成功互动,则会影响点击率。最后则是邮件响应,无论回馈之好、坏都会显示于此。若能善加研究分析报告,便能理解邮件问题出处,同时更可一针见效的提出解决方案。 自我介绍信的成绩单 午休结束后,我请老板再给我一次报告的机会,经过同事的提拔后,报告内容肯定能比早上更顺利。分析报告摘要如上图所示,若排除退件数,开启率几乎是100%了,或许是公司内部发送缘故,以致同事都会开启邮件,其中缺点便是点击数远不及于开启人数,也许是连结插入的地方不够明显,导致点击人数稀少,对于EDM营销工具之新手而言,这或许也算是一份及格的成绩单吧! 将挫折转为助力,压力化为冲劲 「你认为三天的时间很短,事情做不完,我主要想利用期限的压力加速你进入状况,并改善你时间管理的观念。」老板说的没错,时间的压力促使我将绊脚石化为垫脚石,对于EDM营销工具,我虽然尚未了如指掌,但基本功能已日渐熟悉。与其他同事相比,目前的我仍是一位经验不足的营销菜鸟,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,仍会手足无措,但我相信,凡事若能比别人多一点,多一点努力;多一点想法;多一点实践,便能创造成功。 前往上一篇文章:【老板任务08】穿越时空,将邮件寄给你
December 10, 2019
【老板任务02】何谓网络营销的真谛?
科技只带来冷漠吗? 一觉醒来,大部分的人都会拿起手机滑一下才会起床。由此可知,网络已不知不觉的融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随着人手一机的频率增加,常常听到大家说「科技冷漠」,但随着网络营销日益蓬勃发展,科技真的只能冷漠吗?随着时代的转变,营销模式并不局限于传统通路,从垂直到水平、个人到社群,无论我们愿不愿意,网络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,而我认为如此的便利性,正是网络营销的最大优势。 一偏之见的网络营销。 抱持着对营销的憧憬及热情,开始了我的营销旅程。老板叮嘱我需要多接触营销平台,于经营品牌形象的同时,也将我们的产品吸引更多需要的客群。而我绞尽脑汁所想到的营销平台有微信、微博、知乎等,我所能做的便是文案的撰写、文章的推广、透过GA分析检视结果。「你所提到的全部都是社群平台,没有别的吗?」老板带着诧异的口气问我。不禁觉得我在营销领域简直是井底之蛙。但是,只透过社群平台,真的能达到老板所要求的目标吗? 如何做好网络营销? 由上图可知,企业可透过许多营销方式,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,当推广的人数多,成本相对增加,所以过往传统营销的成本及效益,逐渐无法应付目前企业所需,而蓬勃成长的网络,成了最新的营销手法,相较传统营销,成本较低,其不仅可作为未来接触目标客户最重要的管道,也是最不受限于时间,以及空间的一种营销方式。所以,简单来说,网络营销便是将传统的实体活动,放到网络上,与营销工具相互结合、精准操作,便能使营销目标达标率最大化。 打造有温度的网络营销。 原本,我所认知的网络营销便是社群平台,但这样的想法似乎有些以偏概全,其实网络与营销的结合改变了营销的基础,使营销的模式并不局限于社群平台,更延伸至SEO、广告投放技巧以及各式网络营销平台应用,其所涉及范围远比我心中对于网络营销的定义更为深远。网络营销最重要的角色是驱动顾客采取行动和倡导。正因为传统营销着重于顾客互动,而数字营销则为产生结果,以致网络营销比传统营销更具说服力。但科技真的冷漠吗?能不能将传统营销的温度延伸至网络呢? 与我分享你的想法! 传统营销在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引发对品牌的兴趣上,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无庸置疑的,但是随着互动进行,顾客要求与企业发展更进一步的关系,数字营销的重要便相对提升。上述所说,是身为一个新鲜人对于网络营销的浅见,这篇文章是我将老板的想法以及我的认知结合。网络营销的部分,我仍在摸索中,如果你对于网络营销有不同的看法,欢迎跟我分享,或是给我一些鼓励,让我更有动力持续撰写这系列的文案,说不定我们能一同蜕变为网络营销高手。 前往上一篇文章:【老板任务01】我是营销菜鸟
October 20, 2019
【老板任务19】别让老板森77,6大邮件营销地雷要注意(上)
「为什么发电子报的绩效都那么差?转换率都没有提升!到底有没有认真做啊?」常常听到老板这么说。我总觉得我的邮件主旨、邮件设计皆符合订阅户的口味,即使参考了邮件最佳发送时间传送邮件,但绩效总是不如预期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?经过我的经验及研究后,我发现执行邮件营销的过程中,有六大地雷需要注意: 地雷一:标题与内文不符 有听过杀人标题法吗?这是经营社群时常运用的下标手法,使用杀人标题时,总能创下高触及率,并屡试不爽。但是在邮件营销是行不通的,为什么?请记得,订阅户愿意将电子邮件交给你,愿意收到你的邮件,是因为他们相信你,倘若在主旨栏位写上:商品3折特价(如上图),但实际浏览信件后才发现,有许多规则限制。也许刚开始效果会很显著,但渐渐地不会再有收件者打开邮件了,甚至会开始产生退订潮,就像放羊的孩子一样,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消磨信任。所以,请避免不经意的在主旨栏位开空头支票! 地雷二:不使用分众传送 什么是分众?分众真的很重要吗?简单来说,大多公司不可能只贩售一项商品,所以,理当所有商品,都拥有各自的粉丝。我们可以试想,如果喜欢去欧美地区旅行的订阅户,不断地收到海岛地区或是其他国家的旅游信息,会让他们感兴趣吗?我们营销人常说的痛点呢?忽略订阅户的需求,乃为邮件营销的大忌!所以,我认为这就是需要做分众的精随之处!既然人各有所好,何不投其所好呢?虽然分众的前期会比较辛苦,我相信含泪播种,必能欢呼收割,使用分众做邮件营销,除了能提升邮件绩效外,甚至能获得较高的转换率呢。 地雷三:邮件内容太过冗长 还记得之前提过收件者浏览一封邮件会花3秒钟吗?当邮件通过黄金3秒的初试后,收件者会再给你一个考验—— 15 秒,一旦内容多到无法在时间内看完,不能成功引起兴趣时,收件者也不会进一步地和你有任何互动。我们不排除有些邮件的吸引力的确足以让收件者专注超过 15 秒,但是这样的状况,仍是少数的。我能明白什么都想分享的心情,更能明白精心设计的邮件却没有被看完,感到欲振乏力的心情,不确定收件者是否能真正地看完一封邮件前,还是得注意邮件的长度,千万要记得邮件的内容要「说重点」才能避免订阅户因邮件内容过于冗长而影响邮件绩效。 「无论做什么事情,人们总是会有盲点,也作是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」 在如此求新求变的网络世界里,不知不觉的我们变得敏感且战战兢兢,随时注意目前的市场走向、更新焦点话题已是自然反应,许多营销活动同时进行,庸庸碌碌的我们,没有时间及时修正,则会出现盲点,然而,盲点越多,埋下的地雷也相对增加,所以适时地停下脚步、重新审视目前的状态则为不可或缺的要事。 前往上一篇文章:【老板任务18】高开启率不是梦!最佳邮件发送时间懒人包!
March 30, 2020